2025年盛夏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周年庆典,这项起源于2015年的民间击剑赛事,从最初仅有数百人参与的区域性比赛,发展成为如今覆盖全国、年度参与人数突破万人的大型体育赛事,十年来,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击剑运动的蓬勃发展,更承载了无数击剑爱好者的梦想与成长。
缘起:从星火到燎原
2015年,当首届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在北京拉开帷幕时,组织者们或许没有预料到这项赛事将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,当时,中国的击剑运动刚刚开始从专业队向大众普及转型,民间击剑俱乐部数量不足百家,大众对击剑的认知仍停留在“贵族运动”和“奥运项目”的层面。
联赛创始人之一李晓东回忆道:“最初我kaiyun网页版们只是开云下载希望为各地击剑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,没想到第一站比赛就吸引了来自12个城市的300多名选手,这让我们看到了民间击剑的巨大潜力。”
十年来,联赛走过了中国30多个城市,举办了超过100场分站赛,累计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,赛事项目从最初的花剑、重剑两个剑种,扩展到如今包含花剑、重剑、佩剑全部三个剑种,并设置了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9和公开组等多个年龄组别。
成长:与时代同频共振
联赛的十年发展与中国体育产业腾飞的十年同频共振,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击剑队获得奖牌后,国内掀起了一阵“击剑热”,2019年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的颁布,更是为民间体育赛事提供了政策支持,2023年后,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,击剑运动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。
“联赛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中国大众击剑发展的每一个阶段。”现任联赛组委会主任王剑表示,“从最初只有专业背景选手参加,到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;从简单的比赛到如今融合了培训、交流、装备展销的综合平台;从依靠政府支持到完全市场化运作,这十年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击剑发展之路。”
技术革新也为联赛带来巨大变化,电子裁判系统、实时数据统计、网络直播平台等科技手段的应用,让比赛更加公平公正,同时也扩大了赛事影响力,2024年推出的“云端击剑”平台,甚至允许选手通过线上方式参与部分环节,突破了地域限制。

故事:剑道上的闪光人生
联赛十年,最珍贵的莫过于那些与赛事共同成长的人的故事。

27岁的张薇是联赛的“全满贯”选手——从第一届开始,她以选手、志愿者、教练和裁判四种身份参与了联赛,如今她经营着自己的击剑俱乐部:“联赛就像我的另一个家,19岁那年我第一次参赛,连小组赛都没出线,但裁判的一句‘姿势很标准,下次再来’让我坚持了下来,现在我的学生中有多人通过联赛被省队选中。”
来自成都的刘伟一家则创造了“一家三口同台竞技”的佳话,2015年,刘伟带着8岁的儿子第一次参赛;2023年,他的妻子也拿起剑走上赛场;今年,18岁的儿子已经成为联赛U19组的冠军争夺者。“击剑让我们家庭有了共同的爱好和话题,这是联赛带给我们的最大礼物。”
还有那些默默付出的裁判和志愿者,65岁的王建国是联赛最年长的裁判,退休前是数学老师的他,将严谨的数学思维带入裁判工作:“击剑规则和几何学有相通之处,角度、力度、速度都可以量化分析。”十年来,他培训了超过300名击剑裁判。
影响:超越竞技的社会价值
联赛的价值早已超越体育竞技本身,据最新统计,联赛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全国击剑俱乐部数量从十年前的不足100家发展到现在的超过800家,注册击剑学员超过10万人,赛事还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,从装备制造到培训服务,从体育旅游到媒体传播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。
更重要的是,联赛成为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。“击剑教会孩子的不仅是技术,还有礼仪、专注力和抗挫折能力。”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李丹指出,“联赛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,这种经历对他们的成长弥足珍贵。”
联赛还推动了中外击剑文化交流,近年来,越来越多国际选手参加联赛,而中国业余选手也通过联赛走向国际舞台,2024年,首批通过联赛选拔的业余选手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业余击剑锦标赛,取得优异成绩。
新起点,新征程
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,联赛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,2025年新版赛事规划中,增加了残疾人击剑组别和亲子组别,进一步拓展赛事包容性;同时计划与学校合作推出“校园击剑计划”,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。
联赛组委会还宣布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,开发击剑人工智能训练系统,帮助选手提高技术水平。“未来十年,我们将打造数字化、国际化、多元化的击剑赛事平台。”王剑表示,“让更多人感受到击剑的魅力,是我们的不变的初心。”
十年磨一剑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用十年时间,书写了一个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成长故事,这里既有剑锋相交的铿锵之声,也有梦想绽放的无声时刻;既有竞技场上的激烈角逐,也有民间体育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剑道上,银光闪烁;剑道下,梦想生长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的十年,是中国体育改革发展十年的一缩影,是无数普通人不普通体育故事的交汇,是一种运动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和鸣,下一个十年,已经拉开序幕。









